
運動為心臟病患者注入新活力
對於心臟病患者而言,規律的運動不僅安全,更能顯著改善生活品質、降低死亡風險 [1][2]。透過適當的運動計畫,您可以強化心肌、有效控制血壓、血糖、膽固醇,並減輕焦慮與憂鬱 [1][2]。然而,在開始運動計畫之前,務必諮詢您的醫生,制定個人化的運動方案 [1].
運動對心臟病患者的好處
- 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: 運動能減少冠心病發作的次數,並提高心肌梗塞患者的存活率 [1].
- 改善心臟功能: 運動強化心肌,使其更有效率地泵血,進而改善心臟衰竭患者的活動能力、生活品質和病情控制 [1][3].
- 控制危險因子: 運動有助於控制血壓、膽固醇、血糖和體重,這些都是影響心臟健康的重要因素 [1][4].
- 提升生活品質: 運動能改善情緒、減輕憂鬱、增加活力,並促進更好的睡眠 [1][2].
安全運動指南
在開始運動計畫前,請務必諮詢您的醫生,以確保運動計畫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[1]. 醫生會根據您的個別狀況,例如心肺功能、肌肉發達程度和心血管風險因素等,來調整運動建議 [1].
- 循序漸進: 如果您已經很久沒有運動,應從輕鬆的活動開始,並在數週或數月後逐漸增加運動量 [1].
- 暖身與緩和: 運動前進行10-15分鐘的暖身,運動後進行相同時間的緩和運動,以減少運動期間或運動後發生心臟問題的風險 [1].
- 監測症狀: 運動時特別留意心臟病的症狀,如心悸、胸悶和不適等。一旦出現這些症狀,應立即停止運動並盡快就醫 [1][3].
- 補充水分: 確保運動期間補充足夠的水分,並在潮濕或炎熱的天氣下適當地調整運動量 [1].
- 避免在身體不適時運動: 如果您發燒或感冒,不應進行運動 [1].
- 不穩定型心絞痛: 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不宜進行任何恆常體能活動,直至病情得到控制並在醫護人員指示下進行 [1].
- 心臟起搏器: 安裝了心臟起搏器的人士應避免進行涉及身體碰撞的運動,以免破壞心臟起搏器 [1].
適合心臟病患者的運動類型
- 有氧運動: 有氧運動,如散步、快走、慢跑、游泳和騎自行車,有助於改善心肺功能 [6][7]. 建議每週進行3-5次,每次30-60分鐘 [3].
- 阻力訓練: 阻力訓練,如舉重或使用彈力帶,能增強肌肉力量和耐力 [8]. 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,心臟衰竭病友在有氧運動一段時間後,可逐漸嘗試肌力訓練 [8].
- 伸展運動: 伸展運動,如瑜珈和太極拳,可以改善柔軟度、平衡和協調性 [6].
心臟復健計畫
心臟復健計畫提供一個有結構且受監督的環境,讓心臟病患者運動並學習健康生活方式 [2][9]. 這些計畫通常包括運動訓練、心臟健康教育、營養諮詢和情緒支持 [2]. 若您曾接受心臟手術,心臟復健更是恢復健康的關鍵 [10].
傾聽您的身體
最重要的是傾聽您的身體,並在舒適的範圍內運動 [1][3]. 不要過度勉強自己,並在需要時休息 [1]. 透過適當的運動和醫療指導,您可以改善心臟健康,享受更積極、充實的生活 [1][2].
參考內容 :
- 衞生防護中心- 運動有法,慢性病友運動須知
- 運動強心有撇步-心臟復健| 衛教單張
- 有心臟病可以運動嗎?注意心率以有氧運動為主 – Hello 醫師
- 心血管疾病可以做的運動-認識有氧運動對心血管的好處 – Health2Sync Blog
- 心臟病患者運動之注意事項 – 中心診所醫療財團法人中心綜合醫院
- 醫師推薦6種適合心臟病患的有氧運動 – Heho健康
- 【健康一Heart|三大簡單強心運動】 – 香港亞洲心臟中心
- 心衰竭病友的復健運動| 衛教單張 –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
- 讓心臟病不再發,走向康復之路關於心臟復健,你需要知道的7件事 臺大醫院復健部莊泓叡主治醫師 專題報導 2023年7月臺大醫院健康電子報
- 心臟術後復健|2動作提升心肺功能!復原力UP – YouTube
免責聲明
本網站所刊載之內容均轉載自以上網站,僅供參考之用。對轉載內容之準確性、完整性或適用性,本網站不負任何責任。若用戶因依賴本網站資訊而產生任何損失,本網站一概不承擔責任。本網站可能包含第三方連結,其內容由該第三方獨立負責,本網站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承擔責任。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接受上述免責聲明。